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谱写生态建设华章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8-03-22来源:政研会
【字体: 打印本页

  
55年前,为锁住肆虐华北的风沙,林业部决定建设京北 生态屏障。同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同志挺进塞罕坝,带队踏查。他们骑马踏尽千里荒原,只见黄沙裸露,树木难寻,走着走着,远远发现一颗挺拔的松树。他们欣喜若狂,他抚摸着树干,动情的说:“这棵松树少说也有150年,这是活的标本,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55年过去了,塞罕坝人在这片荒原上建成了百万亩林海。从“一棵松”到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建设的进程。
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近十年,与建场初的十年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50毫米,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国家累计投资12亿元,创造了202亿元的森林资源价值,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
近年来,林场获得了“时代楷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有林场建设标兵”、“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今年6月30日,我们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今天成就的取得,是在党的领导下,塞罕坝几代务林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累累硕果;是党员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科学求实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组织团结组织党员、群众,忠于使命、尊重规律、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
塞罕坝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坚守初心的创业史。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者,从四面八方相继奔赴塞罕坝,在白雪皑皑的荒原上,拉开了创业的序幕。在第一任党委班子带领下,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睡马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走上了创业的里程。然而,前两年机械造林成活率不足8%。连续造林的失败,一度冷却了年轻人火热的激情,冰冻了他们的歌声笑语,林场骤然刮起了“下马风”。
关键时刻,党组织是主心骨!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任职前是承德地委委员、农业局长,为了以实际行动说服那些怕吃苦、不安心工作的同志,毅然把年过古稀的老父亲和全家从承德市搬到坝上,住在狭小的房子里,生活异常的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还动员妻子姚秀娥贴补那些城里来的女青年,做职工家属的思想工作。首任场长刘文仕,上坝前是承德地委委员、林业局长,也举家搬迁到坝上,为查找机械造林失败的原因,他带领机务人员顶风冒雪,忍饥受冻,踏查地块,反复试验改进机械。技术副场长张启恩,来场前是林业部造林司的工程师,为了查找机械造林技术原因,他带领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块地一块地地调查,一个棵苗一棵苗地分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推断,终于找出了造林失败的原因。
在他们带领下,信心在高原上回暖!难忘的 1964年春天,党员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60多人,在马蹄坑誓师会战,大干3天,机械造林516亩,放叶率达96.6%,一举平息了“下马风”,也开创了国内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
今天,当年会战的地方,已是高大茂密的松林。遵从老书记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林间,并将这片林分命名为“尚海纪念林”。老书记王尚海,塞罕坝林海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这面旗帜,在一届又一届党委班子手中高高擎起,接力传承。
塞罕坝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艰苦创业的奋斗史。那是1963年,一些家在外地的创业青年,在思乡中熬着漫长的严冬,盼望着春节回去和家人团聚。春节快要到了,然而,一场无情的大雪下了近一米厚。为了送他们,特意出一辆链轨拖拉机推雪开道,那风雪连天的塞罕坝呀,何处是归途?在前面推出了道路,没多长时间,又被狂风卷起的雪埋上了。一天还没走出4公里,他们20多人只好返回总场,伴着大雪度过了除夕之夜!这也是他们在坝上的第一个除夕。
第六任党委书记李信,是东北林学院毕业的47名大学生之一,他也是从工作到退休,一天也没离开塞罕坝的创业者,也是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代表之一。大学期间就加入了党组织,他一贯以身作则、先人后己,重活累活抢着干,住的吃的让给他人。和他同期的创业者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结婚的那天,和爱人在一间简陋的棚子里度过了新婚之夜。
张国秀,是张启恩的妻子,上坝前在中国林科院工作;她有三个孩子,在北京和平里有一个温馨的家。当组织要求她和张启恩一起上坝时,她二话没说。坝上没幼儿园,没电灯、没收音机,没蔬菜,更甭提洗澡了!只有简陋的学校,大雪和风沙、黑莜面苦力、土豆和咸菜条……眼看着3个孩子又黑又瘦,她偷偷地流泪!她们住的是四处透风的小房,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白毛风一刮,屋里一层冰,有时候孩子睡觉要带皮帽子孩子们的脚冻裂了,手冻得跟馒头似的。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丝毫没影响她的工作热情,一心扑在塞罕坝的建设上。
陈彦娴是 “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建场之初,六个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女高中学生,为了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不顾恶劣的自然条件、匮乏的物质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毅然决然地放弃高考,弃笔上坝,加入了塞罕坝艰苦创业的行列。她们以浪漫的情怀、吃苦的精神、执着的行动,与小伙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艰苦奋斗,在塞罕坝奋斗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具挑战性的是,在远离人烟的望火楼上工作,一天两天很新鲜,但长时间坚守谈何容易?可是陈锐军、初景梅夫妇,在无电、无水、无路、海拔1940米的望火楼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十二年里,他们昼夜重复着单调枯燥的防火瞭望。每天吃的是主食就咸菜,夏天喝是几公里外背上来的沟膛水,冬天大雪封山就喝雪水,一部电话、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夜里一盏忽明忽暗的油灯,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全部家当。他们的儿子从出生到六岁,都生活在望火楼上,由于营养不良、缺乏交流,两岁还没出牙,三四岁仅会叫爸爸、妈妈……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正是这些艰苦创业者们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满目青山,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人间大爱,在生态建设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科学求实的兴林史。从造林机械的改革到机械造林的成功,从一粒种子到壮苗上山,从一棵幼苗到万顷林海,无不凝聚了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和勤劳智慧。
第一任技术副场长张启恩被称为科技元勋,在机械造林成功的基础上,他又带领李兴源等技术人员,反复探索,大胆实验,在育苗上,严格控制播种覆土厚度、土壤湿度,改低床为高床,全光育苗,一举成功,填补了我国当时高寒地区育苗技术的空白。他和工人们在造林实践中,改进了植苗锹,创造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比“中心靠山植苗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河北省林业厅原厅长李兴源,是科技的领头雁。他苦心钻研,反复摸索,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农家肥做底肥,成功培育出了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安家落户,解决了沙地、石质阳坡造林绿化树种问题。
戴继先,是科技的骨干,把一生都献给了林业科研事业。他从事科研14年,跑遍了塞罕坝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经过30多种对比试验,攻破了多项林业生产中技术难关,解决了樟子松常年造林技术的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
沙地造林一直是困扰塞罕坝“增林扩绿”的难题。当年林业科副科长王文录,带领第二代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大苗带坨移植,沙棘带状密植、黄柳分根压条,柳条筐客土造林、樟子松覆土防风等一系列方法。这些塞罕坝特有的治沙方法,加快了造林绿化进程,终于使西部沙地生机勃勃。
当人工林进入主伐期的时候,迹地更新造林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新一代技术人员,又摸索出了 “ 十行双株造林”、“干插缝造林”等造林新举措。
进入新世纪以来,石质阳坡成了攻坚造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每年自筹资金近千万元,采取大坑套小坑、使用大规格容器苗,采取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措施,5万多亩石质山坡终于绿树葱茏。
造林是根基,营林是固本。30多年来,林场严格执行造林、幼抚、定株、修枝、疏伐、主伐等环环相扣的作业流程,确立了人工林大密度初植、多次抚育利用和主伐相结合的可持续经营理念,完善了以修枝、抚育间伐为主的生产体系。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三个加强”、“四个一律”和“五个不准”的营林标准,走出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之路。
以现任技术副场长张向忠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共完成了 9类60余项科研课题,总结编写了7部专著,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论文700余篇,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与北京林业大学等10余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科研协作关系。
55年来,科技创新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正是这些林业科技工作者们,凭着不屈的精神,坚毅的品格,科学的方法,成就了科技兴林的伟业,在塞罕坝生态建设的画卷上,涂上了浓浓的绿色。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绿色发展的进步史。在接力传承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营造为本,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牢记“用塞罕坝生态,护京津蓝天”的使命,始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再难的时候没有调减过一次造林任务,再苦的时候也没有挪用过一分管护资金。在增林扩绿基础上,林场转变观念,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广阔的草原和特有的冷凉资源、冰雪资源、湿地资源,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在为人们提供康养休闲胜地的同时,年收入4000多万元。通过林冠下造林和迹地更新等方式,培育绿化苗木基地8万余亩,年收入千万元。同时,林场利用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引进风电项目,并启动了营造林碳汇项目。绿色产业的发展,让塞罕坝逐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林场按照“山上治坡、山下治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的发展思路,为确保森林安全,林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建立了科学严密的森林防火体系。建场以来,从没有发生过一场火灾。近年来,我们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职工安居工程、标准化营林区改造工程等工程,对全场基础设施全面改造提升。修建、改造林区道路445公里,林路形成网格化;将光纤网络延伸到基层营林区、望火楼,基本实现了“三网融合”;全场30营林区、9座望火楼、9个检查站和2个管护点的职工,住上了集室内卫生间、洗澡、电视、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标间,极大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全场1227户职工搬进新居,实现了老人孩子们在城里安居、求学,职工在岗位上乐业的全新人居模式。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务林人,在塞罕坝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躬身实践,接力传承,共同创造了塞罕坝今日的辉煌,在塞罕坝生态建设的画卷上,留下了浓浓的墨香。
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毫不懈怠地保护好这片绿色宝库,全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筑牢京津生态安全屏障,为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