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
>
林业概况
>
林业基本情况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移动客户端
微门户
林信通
2016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17-09-18
来源:
中国林业网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林业应对
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
办造字〔2017〕1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我局紧紧围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和《“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担当自觉,狠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全面反映2016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我局组织编制了《2016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供工作中参考。
附件:2016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2017年9月13日
附件
2016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国家林业局紧紧围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和《“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担当自觉,狠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强化宏观指导,突出规划引领。
认真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战略、规划和方案,特别是《“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修订印发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的目标:全国森林面积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95亿吨左右,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不断提高。为推进规划目标落实,制定了《2016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与分工方案》,细化任务安排和工作措施。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对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2015年及“十二五”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有力促进了地方林业增汇减排工作。
二、加快增绿增质,努力增汇减排。
以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26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和同年4月5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的两个重要讲话精神为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着力增加林业碳汇。成功召开了全国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现场会和全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国土绿化和提升森林质量的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成果和保障措施。2016年全国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抚育1.26亿亩,分别为年度计划任务的108%和106.3%。森林面积持续扩大,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碳汇功能不断增强。同时,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灾害防控工作,努力减少林业领域碳排放。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天然林保护实现全覆盖,17.32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完成退耕还林1335万亩。继续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开展了国际重要湿地预警监测数据汇总和国际重要湿地信息数据更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34个,76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全国新增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沙漠公园15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0个。全国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分别比2015年下降30.7%、51.9%。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到1.2亿亩。这为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森林面积增长目标和2030年森林蓄积增长目标进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集中全国五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各省及有关林业科研单位力量,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制定了《2016年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举办了体系建设培训班,专题部署年度工作。编制完成《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系统碳库调查技术规范》《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全国优势树种基本木材密度标准》《木质林产品贮碳测算技术指南》等技术规范。强化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成果管理,制定了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LULUCF)碳汇计量监测成果质量检查方案、数据核实方案,完成第一次全国LULUCF碳汇计量监测数据的查验核实,形成1.64万个监测样地1.8亿组监测数据,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基础数据库和参数模型库。继续开展全国重点省份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指导黑龙江省完成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任务,开展了云南省、贵州省的调查质量检查。组织中国林科院、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完成中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林业部分。
四、积极主动探索,创新推进林业碳汇交易。
积极参与国家碳市场建设有关政策研究,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保持沟通联系,参加相关座谈,认真研提意见。组织完成全国林业碳汇开发交易工作摸底调研,编制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指南》。加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对30多个林业碳汇交易项目提出了备案和减排量签发的审查意见。完成对东北国有林区8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专项调查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强林业碳汇交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举办了3期面向全国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专题培训班。截至2016年底,正在履行项目备案和交易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近90个,林业碳汇交易取得积极进展。此外,还完成林业碳排放配额及其政策研究报告,初步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全国林业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制度框架,为推进林业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了参考。
五、加大科研力度,强化科技支撑。
多项林业碳汇相关技术标准列入了新一期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工程”完成立项审批并启动实施。开展了新一轮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启动推进负氧离子监测试点工作。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总数达到179个,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生态区。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规范要求,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支持开展的林业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推进2020年后林业增汇减排行动目标落实方案研究,提出了2020年后分阶段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年碳汇量目标。中国绿化基金会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募集资金超过1亿元,用于支持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有关的项目和课题。
六、开展国际合作,深化务实交流。
认真组织林业议题国际谈判对案研究,派员参与了马拉喀什气候变化林业议题谈判,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完成《巴黎协定》林业议题解读,开展了相关研讨交流。落实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清单,2016年,中美就气候公约中的林业议题进行了两次政策对话。同年4月,在中国上海召开了森林、气候、融资和投资问题研讨会,中美双方就绿色金融、林业对外投资和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年5月,中方组团赴美就国家层面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体制、任务分工和组织协调、LULUCF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森林、湿地和木质林产品碳调查方法、计量模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学习了解美国森林资源清查、碳调查样地布设、数据采集和汇总分析及遥感数据集成应用,分享了技术和经验。同年10月,在中国广西凭祥召开了中美森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政策研讨会,就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进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气候变化背景下管理森林的工具与技术、以及双方4个示范点的做法经验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4种经营模式的示范林,合作成果得到中美双方高度评价。完成中德低碳土地利用项目合作,相关成果已在安徽、湖南、福建等地推广。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第六次评估特别报告相关专家14人次,派员参加了土地与气候变化特别报告框架会议,展现了中国林业专家在IPCC中发挥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
七、认真开展宣传,讲好碳汇故事。
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期间,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绿色发展 中国林业大有作为》专版,宣传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地位和作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十三五”时期的宏伟目标与主要政策措施。第六次举办“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发布《2015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利用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及时更新政策信息,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加大对社会大众宣传。认真编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向中央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40多条。联合承办2016年G20杭州峰会碳中和项目启动仪式,展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决心和努力,取得积极反响。配合编制完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2016)》电视宣传片和画册,反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果。在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现场,共同举办了“生态治理提升人类福祉”的主题边会,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中国林业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贡献,获得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