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拉丁美洲林业的楷模

日期 : 2018-04-11 12:04:21 作者 :

  编者按
  “拉丁美洲林业的楷模”——智利林业到底有多“牛”,居然得到如此高的赞誉?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拉丁美洲,特别是南美洲,遥不可及。那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充满诱惑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就绵延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南美洲拥有热带雨林、亚热带林和温带林,那里的生态系统独特而珍贵,为当地人世世代代生存繁衍提供了美好家园。如何可持续地保护好、经营好那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性的难题。智利林业经营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南美洲自然资源的命运和当地人的生计弥足珍贵,也值得我们在林业实践中借鉴。


  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西麓的智利共和国,是世界上唯一用材林面积不变,而林产品生产和出口持续增长的国家,其成功的林业政策和人工林发展,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称赞为“拉丁美洲林业的楷模”。从2003年起,林业就成为智利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2016年,智利林产品出口额已达53亿美元。其中,辐射松和桉树是智利最主要的人工林用材树种,智利也因大面积营造辐射松和速生桉树纸浆人工林而驰名世界。智利的人工林面积虽然在森林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仅为16.5%,却是林业经济的命脉,智利林产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约95%都来源于人工林,主要用来生产锯材、纸浆、家具,或作为建筑用材;只有约5%的木材原料来自于天然林,主要用来生产一些高档的木制加工产品。
  中国是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作为全球林产品加工中心和重要的林产品出口国,仍面临木材供需的巨大缺口,发展工业人工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智利的林业发展经过了森林过度利用、森林保护恢复、森林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工林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智利森林中树干通直的用材树种

 
  人工林成功的基础——
  正确的战略导向和完善的扶持政策
  从顶层设计层面来看,智利林业之所以取得了辉煌成就,首先得益于政府制定的各项促进人工林发展的战略和扶持政策。智利1974年颁布的第701号法令《林业活动发展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智利林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确立了在天然林保护性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人工林,积极吸引国外投资,鼓励发展出口型林业,实施出口带动人工林发展的总体战略。遵循这一战略,智利制定了各项扶持政策,例如建立人工林发展基金;允许私营企业参与林业活动;大力鼓励外国企业投资私营林业部门;鼓励深加工产业发展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将人工造林和森林工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我国也非常重视林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虽然中智两国的国情和林情差异很大,但战略导向以及相关扶持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引导性作用同等重要。智利在林业扶持政策制定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智利木材加工厂

 
  人工林蓬勃发展的保障——
  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从实施政策层面来看,为了鼓励人工林发展,智利进行了土地国有化和林业经营私有化重大变革,将农业和林业用地收为国家所有,将林业生产经营权下放给企业和农民。同时,政府对营林企业和农民从技术到资金进行了全方位的扶持,在技术上,提供良种壮苗,指导栽培、施肥、修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在资金上,无论是农民还是林业企业,凡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合同开展人工造林的,均由政府按造林和营林成本给予75%的补助。具体程序是:国家对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确定营(造)林成本、质量进度要求后,向社会发布造林项目招标,农民和企业投标,中标后先得到国家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按要求全部完成后,即可得到全部补助资金,并得到国家颁发的林木产权证书。另外,智利还制定了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免征造林土地税,只征收15%的产品增值税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智利人工林面积快速增长,已经成功实现了木材生产从天然林向人工林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天然林的依赖和破坏,改善了生态环境,受到全球好评。我国正在大力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智利的这些做法对于我国进一步稳定林权改革成果,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林科院专家在智利考察

 
  人工林成功发展的手段——
  高效的集约经营措施
  从经营措施来看,为了开发人工林的巨大生产潜力,智利非常重视人工林的集约经营。智利国家森林公司、农业发展研究院(INDAP)和森林研究院(INFOR)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支持相关机构开展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培训等活动,或者直接为林主提供造林技术指导。目前,智利人工林的集约经营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很高,从育苗到采伐的所有经营活动,几乎都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智利人工林主要是私人所有,其中两个最大的林主ARAUCO集团和CMPC集团均设有专业的林业技术研究机构,开展林木遗传育种、种苗生产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人工林营林措施、病虫害防治、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确保林业先进技术的及时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工林的林地生产力。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这些林业企业均实现了工厂化容器育苗,从基质选配、种子或插条来源,直至苗木的出圃,均实行了规范化管理,确保良种壮苗。同时,在造林整地和幼林抚育阶段实现了机械化和标准化,并且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采取不同的营林措施,实现了精准培育、集约经营。智利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供我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借鉴。
  人工林发展的成功模式——
  林工贸一体化经营
  从发展模式来看,智利人工林绝大部分都是私有林,其中60%以上的人工林由大公司(例如大型纸浆企业ARAUCO集团和CMPC集团)所有。这些大公司拥有的人工林都实行了人工林培育、林产品加工和贸易的一体化经营,形成了完整的林业产业链。在一体化经营模式下,企业的原料人工林生产目标明确,按照林产品加工需要对人工林进行定向培育,既可以降低木材原料的运输成本,又保障了企业原料的充足供应;同时,林产品加工及贸易的一体化发展,为人工林的资金投入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提高人工林的集约经营水平,提高林地生产力。事实证明,智利营林、加工和贸易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人工林林木遗传改良技术和林木定向培育技术的创新,提高了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林产品的附加值,确保了林业产业利润的最大化,同时给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对我国目前推行的林纸、林板一体化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机制——
  森林认证
  从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层面来看,智利是全球最早制定针对人工林认证标准的国家之一,1999年就开始着手制定针对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2000年开始着手制定针对人工林、天然林的国家森林认证标准,并于2003年建立了智利国家森林认证体系(CERTFOR)。2004年,智利国家森林认证体系(CERTFOR)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实现互认。目前,智利国家森林认证体系得到政府以及大多数林业公司的支持。截至2017年9月,智利的人工林认证面积已达到191万公顷,约占智利人工林总面积的71%。随着森林认证在智利的发展,许多公司的人工林经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特别促进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问题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专门的管理体系。此外,森林认证不仅提升了智利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水平,而且为智利林产品突破国际林产品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扩大市场准入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智利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森林认证体系(CFCC)已经建成并顺利运行,如何将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市场驱动模式来促进我国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进而促进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智利的实践可供借鉴。(胡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