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点及面,森林旅游发展呈燎原之势

发布日期:2017-12-06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建设工作纪实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建设工作纪实


夷陵龙进溪口


阿忠的家·安吉森林人家


夷陵步道


钟祥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温州瓯海西雁荡森林公园泽雅湖

  中国绿色时报12月6日报道(作者 张红梅 李奎) 近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2017年认定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名单。作为林业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森林旅游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促进生态文化传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全国涌现出一批在推动森林旅游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市)和县(区)。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推动森林旅游从局部热络向整体繁荣转变,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从2015年开始组织推动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的命名和管理工作。今年5月11日,为进一步规范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申报命名工作,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印发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申报命名管理办法》。办法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
  3年来,秉承着优化布局、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国家林业局先后认定了13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和75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在近日举办的全国森林旅游管理培训班上,浙江省温州市和安吉县、湖北省钟祥市和夷陵区4个示范市县作为示范典型分享了他们在森林旅游发展上的经验。
  温州:创新实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温州地处浙南沿海,气候宜人,现有森林面积6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03%。全市景区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1/4。10年间,温州森林旅游人数从198万人次增加到4070.95万人次,增长了20多倍,森林旅游总收入也从1.82亿元攀升到118.54亿元,增长了65倍。全市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殊荣。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以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森林旅游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森林旅游新业态,加快了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森林温州建设成效显著。温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千亿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文件,将森林旅游产业作为旅游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集中部署、统筹推进。自2007年开始,温州已连续举办了10届森林旅游节,每年的旅游内容形式都不断创新,影响力逐渐扩大。今年的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更是融入了森林古道元素,开通了浙江智慧古道平台暨温州子系统“温州古道APP”,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行程规划、地图导览和VR全景预览,让市民更好地亲近自然。
  为将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从2011年起,全市就正式启动了“百个森林公园建设和步道系统建设”计划。2012年-2014年的3年中,全市投入建设资金20多亿元,实现对外开放的森林公园93个,建成森林步道1250公里,新增森林公园面积49170.3公顷。目前,全市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25个,人均森林公园面积达129平方米,呈现出“森林围城”新格局。同时,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现有4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获批建设。
  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森林旅游发展的新业态重点扶持,纳入市委1号文件,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领导年度挂帅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市对县年度绩效考核。今年,全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森林康养基地的评定办法和标准,逐步探索森林旅游与中医药保健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鼓励支持企业与医疗、保健部门合作,发挥森林康养在替代医学、预防医学中的作用。同时,他们探索将森林康养纳入医保管理范围。
  安吉:着力构建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体系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森林覆盖率71%,林地面积207.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8万亩,被誉为“中国第一竹乡”。这里盛产竹笋、安吉白茶等特色优质农林产品,平均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2700个,因而又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的诞生地,安吉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探索“两山”理论的实践,努力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2016年,全县森林旅游收入达80亿元。
  长期以来,安吉立足森林生态优势,坚持把森林旅游业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互促,全面推动了森林旅游规范化发展。依托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等28个森林旅游地,扎实推进森林旅游精品化发展。同时,以推动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为契机,全力描绘出一幅“水更绿、山更青、乡村更美”的生态人居画卷。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为抓手,全面实施森林休闲生态工程,有力地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旅游品质。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目前,安吉开始着力建设森林特色小镇、森林村庄和森林人家。
  森林特色小镇主要依托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兼顾涉林历史经典产业,搭建三产融合发展的空间平台。天荒坪镇余村“两山”示范小镇创建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发挥林业的特色和优势,建设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为践行“两山”理论作出示范。2016年3月,天荒坪“两山”示范小镇成为浙江省首批森林特色小镇,开始为期3年的创建培育。目前,天荒坪镇作为安吉传统的林业强镇,初步形成了以毛竹种植、竹制品加工、森林旅游为主导的林业产业体系,规划提出“优化一产,接二连三,三产融合”的产业调整策略。
  森林村庄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村庄、古村落、自然生态村落等为依托,以林特业生产基地为基础,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以农户、家庭林场、工商业主等为经营主体,建设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包含吃、住、游、购等服务要素的森林人家集聚区。上墅乡刘家塘就是这样一家森林村庄,他们以建设上墅乡“天目慢谷·幸福上墅”为目标,以慢品、慢悟、慢享受为主题,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培育林下经济,形成了林下培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三大模式,同时发挥村域内土壤富含硒元素优势,创建富硒竹笋合作社,带动富硒产品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生活品质。
  森林人家是以农户为经营主体,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提供吃、住、游、购等多种服务。民宿主要使用竹、木、石等原生材料,每个房间各具特色,均有良好采光和怡人视野。
  钟祥:有效举措带动市强民富企壮
  春到大口赏杜鹃,夏到黄仙洞觅清凉,秋到张集探古寨,冬到莫愁湖观候鸟,到钟祥旅游可谓四季皆宜。
  位于湖北省中部的钟祥市,森林覆盖率51.56%,因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熄御赐“钟聚祥瑞”而得名。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长寿之乡。对于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钟祥人总结出3个“独好”:“文化独好、资源独好、景观独好。”如今,文化已成全市森林旅游发展灵魂,生态资源成为其发展根基,众多的旅游景区成为其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钟祥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采取科学编制规划、强化保障措施、引进知名企业、配套基础设施、拓展营销平台等多种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为加强组织领导,钟祥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相关市领导任副主任,相关市直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难题。钟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突破性发展森林旅游业的意见》和《钟祥市森林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对森林旅游总体目标、发展规划、具体路径和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从2015年开始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森林旅游品牌打造、市场开发、宣传推介和发展奖励,并以此为基数,按高于财政收入增幅的比例逐年增加。
  以森林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产业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县域经济的强有力增长极。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850万人次,总收入达50.5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2.8%。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绿色示范村建设,全市鼓励、引导农户充分利用自身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田园生态体验游、乡村休闲观光游等。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全国生态文化村”、4个“湖北省森林城镇”、90个“省级绿色示范村”和680家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森林人家等,森林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万人,间接参与服务人员15万人。同时,农林产品的异常丰富,也孕育催生了众多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全市现有农林产品加工企业109家,其中12家被列入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粮、广源、新美香等企业依托当地盛产的葛粉、兰草、铁皮石斛等农林产品,积极开发森林特色食品。森林旅游在壮大企业的同时,也带动林区农民发展林产品种植,实现了增收致富。
  夷陵:深度融合实现保护发展共赢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水得名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两坝一峡”,森林覆盖率74.39%,林地面积420.9万亩,林地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84.59%。
  近年来,夷陵区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旅助农、以林兴旅,推进农旅、林旅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已建成开放12处森林、湿地类景区景点,形成以西塞国大老岭原始森林景观、圈椅淌高山湿地景观、白马晓峰峡谷景观、三峡人家山水景观、百里荒高山草原山楂树景观、森林乡镇绿色乡村休闲观光景观等为主的森林旅游资源体系。2016年,全区森林旅游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占全域旅游游客量的44.6%,旅游总收入50.7亿元。
  “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这是夷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夷陵从修、管、防三方面加以保护。他们把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摆在重要位置,精心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低产林改造、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峡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等八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形成了区、乡、局、站、村、护林员齐抓共管的局面,实现了全区256万亩天然林管护无缝隙、全覆盖。145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生态公益林补偿,年直补资金1599万元。建立全区林木、林地和湿地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森林湿地监测的数字化、标准化、精准化。同时,构建起区乡村组四级防火网络体系,健全区乡村三级森林疫病监测网络等。
  大融合带来大发展。在资金整合上,夷陵坚持国有独资原则,整体开发建设森林旅游产业,现已整合资金3亿元用于投入森林旅游建设。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森林旅游产业,通过整合行业品牌企业,重点投资交通、标识标牌等设施建设。现已初步建成旅游生态景观廊道5条200多公里,登山健身步道示范路300多公里,森林步道7条33公里。在三产大融合方面,以森林旅游为主线,加快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施“生态+”的模式,深度挖掘森林价值的多元组合。依托绿色示范乡村,开发茶乡观光体验游、百里荒度假养生游等6条精品线路,建成南垭花田、南岔湾石屋等乡村游景点,开发了赏桃花、采樱桃等乡村游体验活动,催生体验、养生等森林旅游新业态。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带动4万多农户增收。不断创新的营销方式,使夷陵森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持续攀升,全区游客接待量正以每年100多万人次的速度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