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工人日报
河南省民权林场申甘林带内,万亩槐林的槐花盛开得正旺。
163年前,九曲黄河在此决口改道,留下了千里黄河故道,也留下了茫茫沙丘。
“大风起、飞沙舞,一年四季都喝土;狂风掀起茅屋顶,沙湮田垄禾苗枯。”当地民谣一度这样传唱。春日里,漫天黄风吹得不见太阳,盐碱地里寸草不生。风沙之苦,长期困扰着黄河故道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1949年12月,河南决定营造豫东防护林带。1950年初,民权造林治荒拉开了序幕。此后,三代商丘民权林场人接力传承,锁风镇沙,为黄河故道筑起了6.9万亩的“绿色长城”。如今,民权林场森林覆盖率达79.7%,名列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
1955年夏天,20岁出头的康心玉从洛阳林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地背上了去往豫东民权林场的行囊。没想到,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生活居住条件差,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1962年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分配到这里的佟超然回忆起往事,也觉得生活条件差是当时最大的感受。
“宁可3天不吃馍,也要把树全栽活!”面对困难,民权林场人没有气馁——每天天蒙蒙亮,这些年轻人就带着干粮出工。有时为了选址和拉运树苗,一天要走个三四十里路,脚上磨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
干在沙窝,睡在沙窝,吃在沙窝。为了提高育林的成活率,民权林场人动了不少心思:挖树坑要“小口大肚海绵底”,栽树要“三埋两踩一提苗”……
刺槐、杨树、旱柳、泡桐……林场人辈辈坚守,一代接着一代干,种下的树木代代更新,也筑起了黄河故道上的这座“绿色长城”。
今年83岁的翟际法,1962年来到林场。他的儿子翟鲁民1984年来林场,孙子翟文杰如今也在林场工作了10多年。
“父亲对我说,种树就是种福,种树就是种生命。”翟文杰说。
林场现有职工600余人,像翟文杰家这样“三代同为务林人”的不在少数。老职工潘敬修把儿子留在林场工作,又动员孙子回到了林场。
从1950年建场至今,民权林场走过了68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守,民权林场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森林植被和林地土壤总固碳量为2.25万吨,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可达6.96 亿元。
2015年,申甘林带被国家林业部门批准为国家生态公园,获得“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
目前,民权林场内有各类植物100多种,重点保护动物16种,几千只珍贵的崖沙燕在沙质崖壁上凿洞安了家,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张富义)
主办:国家林业局 承办: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中国防沙治沙记录专题
京ICP备10047111 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