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林海起航
1999年,我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攀枝花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工作,刚到单位报到的第二天,就参加了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火灾调查,就是这一次终生难忘的调查经历,让我笃定的要把林调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之而奋斗。
愚昧酿祸,苏铁之痛
1999年3月28日,攀钢职工某某,擅自在苏铁自然保护区附近捕捉鹧鸪时,愚昧的点燃附近草丛,结果在天干物燥的情况下,引燃了大火。火舌借助风势迅速窜到山上的苏铁自然保护区,林火高强度快速蔓延造成保护区大面积过火。虽然在攀枝花武警官兵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奋力扑救下,截至4月1日上午,火场明火全部扑灭,但这场大火却给苏铁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攀枝花苏铁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距今已生存了2亿多年,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苏铁类植物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度重视,战前动员
4月1日上午9时,队里接到林调任务,攀枝花国家级自然保护局委托我们设计队调查这场火灾给苏铁自然保护区造成的损失情况。我和曾涛、陈勇、项天成、韩尚奎、王安国、刘中贺、吴建军、白文胜等技术人员抽调到苏铁火灾调查组。记得在单位会议室,市林调队领导神气凝重的要求我们调查组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给党和人民一个负责任的调查结论的讲话,让我深感此次苏铁火灾调查责任重大。当时调查组里几乎都是技术尖子、业务骨干,只有我是一个新手。会场上,院领导满怀期望地看着我对大家说,小李是刚到我们队来的大学生,这次调查任务重、条件艰苦,队领导考虑再三,让小李参加此次调查工作,相信他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磨砺,希望大家多给予关心、爱护和业务上的传帮带。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让我深深地感到单位如家的温暖和领导、同事们对年轻林调人寄予的厚望。
赶赴灾区,查勘现场
4月2日上午,我们在队里制定了火灾调查的工作方案,并就分工协作、计划步骤、后勤保障等做了详实的安排后,调查组一行九人就急急的赶赴攀枝花苏铁火灾现场。
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位于攀枝花西区,那里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乱石嶙峋,遍布灌木和荆棘,我们到达保护区后,又经过两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火灾现场。尽管之前对火灾现场情况有过预估,但我们还是被眼前这惨烈的现场所震撼,大火过处,满目疮痍,烧焦的攀枝花苏铁仿佛在哭诉着这场劫难的悲壮。从山下望去,燃烧后的苏铁、杂灌、荆棘东倒西歪,将上山的小路完全覆盖,加之上山坡度陡峭、攀爬困难,这些突发的状况大大地增加和影响了我们调查的难度和工作进度。
根据现场的查勘情况,调查组在现场部署了火灾调查的相关工作后,便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天艰苦卓绝的火灾调查,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我无数次被我们林调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所震撼,更被林调人同甘共苦的团队精神和忠贞奉献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无畏艰辛,患难与共
4月的攀枝花,已然是酷暑难耐。队员们头上烈日暴晒,脚下火灰烘烤,我们一行9人,在曾涛副队长的带领下不顾被暗火烫伤、被落石砸伤的危险,斜挎着军用水壶,携带着馒头、面包,咸菜;徒步攀爬在崎岖陡峭的山体和烧焦的杂灌丛中。队友们为了能够站稳在有坡度的山体上,有的把十指指尖插进烧焦的石缝中,烧焦后松动的落石,随时都在窸窸窣窣的滑落,我们靠着一人拉一人搭起的“人形阶梯”,默契配合,顽强的战斗在保护区的每一寸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