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林昌明,是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场长、林业高级工程师。
199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红岭种子园工作,投身于林木育种事业,一干就是二十五年。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林木育种的行家里手。
我生长在山区农村,深深感受到树木被砍光、植被被破坏的危害,我的梦想就是建设美丽的家园环境。我大学选择园艺专业,毕业时,有用人单位提出在广州为我购买商品房等优越条件,我毅然放弃这些机会,选择到红岭种子园工作。参加工作之初,时值夏季,我每天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与普通职工一起,干着砍草、挖树穴等粗重活,还常被马蜂、黄蜂蛰,比以前干农活更苦更累,感觉这与大学生应该干的工作相距甚远。身体的劳累容易忍受,身在异地、远离亲人的孤独更让人疲惫,思想产生了波动。老场长黄德根同志,感觉到我的变化,多次找我谈心,让我认识到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育种工作者;身边的老工程师廖树森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一生都献给育种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一个良种,常常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培育出来。开展生态建设,建设美丽祖国,更加离不开良种。我大学学的是育种相关专业,只要自己加倍努力,肯定能有所作为。于是,我暗下决心,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一心扑在了育种上。育种工作风餐露宿,长期野外作业,但我时刻牢记“团结、拼搏、开拓、奉献”的“红岭人”精神,一直坚守在生产第一线。
2006年,我当选场长时,面临着人才缺乏、经济入不敷出等多种困难。当时单位属于自筹自支,没有财政拨款,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种苗销售收入,而种苗产量低,经济上十分困难,场长每月的工资800元、职工工资600元,不到同类单位的一半收入;技术人员只有8人(其中工程师2人),人员少、水平不高。面对困境,我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积极变革,以林木育种为主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经济,以副业带主业,渡过了艰难时期。2009年至今,实现了在职和退休职工,按一类事业单位待遇标准,自筹资金足额发放。
开展多种经营,既要取得经济效益,又不能够影响育种工作。我利用技术优势,成立了施工队伍,承担造林、绿化等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承担森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承担林木采伐设计、征占用林地规划设计等工作。种苗生产出现了瓶颈,产量低,特别是扦插苗,成活率比较低,成本高。我将果树栽培的理论和经验大胆地应用于种苗生产,改林业的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获得“高产”、“稳产”和“优质”;与2006年相比,种子产量提高了一倍,生产的湿加松F2种子填补了国内无生产的空白,苗木产量翻了两番。在栽培措施上,我也作了改进:种子园实施矮化管理,十年生母树保持在2.5米以下;插育育苗基质,选择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轻型基质,代替红心土基质,完成基质配方和育苗穴盘的设计,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建立起轻基质生产线,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基地生产的良种,其速生、高增益的表现,深受林农的喜爱。我在不同区域,通过合作或协作,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多地点建设试验林,选育适应当地的良种,宣传良种良法,让林农实实在在看到良种的效益;授权在当地建立起苗木生产点,就近生产苗木,减少良种使用的成本,加快了良种推广,如湿加松良种,在短短几年里,就推广到云南、江西等11个省区。
我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打造高素质的育种队伍。在担任场长初期,第一次就聘用4名应届本科生。但工作又苦又累,收入又低,如何才能留住人才?我带头从套间宿舍搬到单人宿舍,重新装修提供给大学生们住,并号召干部职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和呵护他们的成长。逢年过节,我邀请身在异地的大学生,到家里团聚,让他们倍感温暖。每年坚持聘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开展较为系统的培训,并加强交流学习,提高了整体素质。现在,共有技术人员21人,占在编23人的91%,包括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8人。
二十五年来,我参加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和课题,取得重要成果:杂交选育出湿加松良种;联合国援助项目-湿地松改良种子园建成投产,收集国外松种质资源2326个;建成国内首个湿加松种子园和湿加松扦插苗圃等。至今累计生产种子25.6万公斤、湿加松扦插苗4000万株,提供接穗38万枝,其中湿加松种子首次出口到古巴。这些成果,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地也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和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林木良种先进单位”、“全国林木良种十大标兵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是有赖于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同事们的积极配合。我会珍惜这些荣誉,化奖励为动力,继续投身于可预测育种研究,加快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建设、重建湿加松种子园和开展多性状育种研究,提高良种品性,生产更多的良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