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6-04-11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在全社会大力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我局组织编制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附件: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

 

                                                              国家林业局
                                                             2016年4月7日

 
 
附件

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
(2016—2020年)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地球生命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服务、环保治理、绿色产业和生态产品已成为转型发展的首要需求;对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和综合执法能力亟待提高;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道出了生态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生命生存关系的思想精髓。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就要将生态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保护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维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弘扬生态文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过程,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使命。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25号)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

第一章  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华夏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凝缩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态智慧和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生态文化的崛起,象征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型,是中国国情之必然,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文化崛起的时代背景
    (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省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觉悟。工业文明,以技术革命和物质财富快速增长引领,以化石能源为动力,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改变自然生态系统,排放大量污染物。20世纪,先行获取利益的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甚至贫困状态。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大大超出了自然界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能力。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国际社会第一次就生态问题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1991—2011年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京都议定书》、《千年宣言》等相继发布。
    2007年,联合国森林论坛(UNFF)第七届会议通过了《国际森林文书》,形成了森林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2015年3月,关于森林景观恢复的第二届波恩挑战国际会议宣布,全球已恢复6190万公顷退化森林景观,正在迈向2020年全球恢复1.5亿公顷森林景观的挑战目标。恢复退化土地,增加森林碳汇,改善全球气候和环境的生态诉求,正在聚集世界政治和经济力量。
    2015年8月2日,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原则;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196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通过了《巴黎协议》。根据协议,各国将以“自主贡献”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顶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0年来,联合国“全球议程”从人权与发展,到环境与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变革我们的世界,标志着生态文化核心理念逐步被事实认证,生态文明价值观正在引领世界转型发展。
    (二)中共中央作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首次提出“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推进的发展阶段,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仍是发展面临的瓶颈;生态环境意识薄弱,折射出生态文化建设的滞后和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基于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和长远谋划,党的十八大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5年4月和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旗帜鲜明,首次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行动纲领和克服生态危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文化选择和深刻变革,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截至2015年,国家林业局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已共同确定了76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4个省区市的96个城市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中国生态文化协会遴选命名全国生态文化村441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11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20家;举办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生态文明论坛及林博会、绿化博览会、花博会、森林旅游节和竹文化节等活动,发挥了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的引导作用;我国4300多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和2189处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服务业年产值5965亿元;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等生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就业空间和普惠民生的新兴产业。
    二、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
    (一)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命的支撑。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人与人的关系,又基于人类占有、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并扩张财富的权益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利用的“进退取舍”,都基于其价值取向。从原始社会敬畏屈从于自然,农耕文明有限地改造自然,工业文明征服控制自然,到生态文明奉行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深刻地折射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对主流文化的选择至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化是主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具有人性与自然交融,最本质、最灵动、最具亲和力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识,“仁爱万物,协和万邦”的道德情怀,“天地与我同一,万物与我一体”的道德伦理,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开拓了人文美与自然美相融合、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相统一的人类审美视野;以“平衡相安、包容共生,平等相宜、价值共享,相互依存、永续相生”的道德准则,树立了人类的行为规范,奠定了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形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生态文化以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深刻认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友好,对和谐共荣的价值追求,对人性本善的社会适应,传递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唤起民众向上向善的生态文化自信与自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契合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前进方向,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二章  “十三五”生态文化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将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构建山水林田湖有机结合、空间均衡、城乡一体、生态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为城乡居民提供生态福利和普惠空间;着力推广和打造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创建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发挥良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做好“一带一路”内陆和沿海城市、村镇生态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发掘,拓展“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活动,助推国际间和区域间生态文化务实合作,全面提升生态文化的引导融合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培育支撑,融会贯通。将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纳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科技创新等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形成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凝聚力。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增进民生福祉同步。挖掘生态文化遗产资源,传承民族的、地域的生态文化优秀传统和民俗特色,推进民众广泛参与互动传播,不断丰富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增强其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和创新支撑的发展活力。
    ——共建共享,贵在践行。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的,推进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均等化。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宣传着力引导,教育着力养成,制度着力约束。重在培育、贵在践行,共建共享,常抓常新。拓展“一带一路”陆海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交流,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促共赢。
    ——生态平衡,统筹协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统筹,促进企业增效与生态效益统筹,规划发展空间布局与生态承载能力统筹;建设美丽中国,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协调统筹,山川秀美与心灵美、行为美、家园美、生活美统一。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由2015年的80%提高到85%,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将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等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纳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成为国家意识和时尚追求;
    ——全国森林公园总数由2015年的3000处增加至4400处,生态文化宣传设施要纳入公园基础建设之中;支持建设重点国家级森林公园200处,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建设200处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养生基地和自然课堂。
    ——选择一批国内外高度关注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进行有效管理的试点和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
    ——建设76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扩建一批国家沙漠公园,初步建立起国家沙漠公园网络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强化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科普宣教功能,推进沙漠生态旅游。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00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000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50家、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20个,着力培养生态文化宣教骨干队伍,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
    ——开展国家“一园三基”建设,建立“国家生态文化博览园”,开展“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研究和建设,“十三五”期间陆续出版发行森林生态文化(野生动物、茶、竹、花)、海洋生态文化、湿地生态文化、草原生态文化、沙漠生态文化、园林生态文化和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等理论专著、科普读物和影视作品。
    ——推进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美丽乡村和民族生态文化原生地等生态旅游业,健康疗养、假日休闲等生态服务业;打造优质规范的生态文化教育、科普、体验基地和生态科普展馆等生态文化公共服务业,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产业等蓬勃发展,年产值达到7000—8000亿元,拉动就业、普惠民生。

第三章  生态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建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一)建立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从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绿色增长观、绿色消费观等入手,建立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根据国家划定的生态主体功能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上限、污染排放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核定指标体系。建立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生态功能绩效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损害成本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资产核算账户的形式,对自然资源资产存量及增减变化进行分类核算。客观评估当期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准确把握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情况,全面反映全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耗、环境代价和生态效益,为政府综合决策、生态与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生态效益补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提供重要依据。
    (二)开展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估。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资源核算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着重森林的审美艺术价值、健康疗养价值、休闲旅游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历史地理价值、传统习俗价值、伦理道德价值等类别和历史的悠久度、级别的珍贵度、影响的广泛度、文化的富集度、文化的贡献度(关联度、利用度、依存度)等要素,开展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估,具象森林的文化价值,彰显其文化功能,健全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体系,支持政府建立起公正的付出者有偿、受益者补偿的市场规则,形成社会大众对于森林的文化价值的普遍意识和支付意愿的认同,提升森林文化审美品质、文化自觉和行为规范的导向作用,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森林的文化资源,形成生态文明语境下人与森林资源的良性互动,推进森林的文化价值最大化的制度建设。
    二、将生态文化融入全民宣传教育
    (一)全方位、多领域,系统化、常态化,推进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依托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湿地、沙漠、海洋、地质等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及风景名胜区等,因地制宜建设面向公众开放,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普及宣教场馆;着力打造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发挥良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示范社区、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等创建活动和生态文化体验等主题活动,提高社会成员互动传播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
    (二)高度重视大中小学生等群体生态文化教育。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教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规范化的生态文化教科书,将生态文化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着力推动生态文化进课程教材、进学校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提升青少年生态文化意识,启迪心智、传播知识、陶冶情操,在格物致知中培育中华生态文化的传承人。
    (三)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生态文化传播体系。综合运用部门宣传和社会宣传两种资源、两种力量,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两个平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新闻宣传格局。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多种传播载体的整合,努力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文化、社科等各类行业报刊、互联网等作用,巩固生态文明宣传权威媒体主阵地,拓展新闻视野,综合运用多种新闻宣传手段和形式,加大新闻报道力度,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加强舆论监督引导,把握新闻发布主题和时机,增强新闻发布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着力提高生态文化建设新闻、图书出版水平,编辑发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生态文化科普宣教系列读物,增强社会传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构建统筹协调、功能互补、覆盖全面、富有效率的生态文化传播体系。
    三、将生态文化理念融入法治建设
    (一)加快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法制体系。以生态文化的核心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整体保护生态系统的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森林、海洋、湿地、沙漠、草原、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保护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清理、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中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抓紧健全土壤和水资源污染防治、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核安全等生态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凝聚共识、积极参与《联合国森林公约》全球森林治理规则制定,共同构建全球森林治理体系;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机制;完善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科学性、协同性和有效性,由注重保护管理自然资源向注重保护管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转变。
    (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体系。要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建立全过程绩效跟踪制度。加强目标考核,实行绩效管理;强化企业履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法律约束,提升企业生态保护意识、环境风险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守住生态红线,人人有责、人人遵守、人人行动,强化社会监督,落实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和民间组织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全面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科技研发应用
    (一)着力科技与生态文化相融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软实力,科技与生态文化相融驱动是推进文明进程的伟大实践。在科技研发应用中引入生态文化绿色发展的理性思考,以新视角、新思路、新举措,研发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等高新科技及其产品。通过科技与生态文化思想的融合,壮大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深化对生态文化哲学智慧的科学研究。生态文化是研究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新兴科学。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要整合力量,建立国家级、省级研究团队,深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推进学科交流和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发展,加快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注重全局性、战略性,选择重大主题,阶段性地举办不同层次的生态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开放多元地开展区域间、国际间生态文化交流互鉴;组织开展关于森林(竹藤、茶、花卉)、海洋、湿地、沙漠、草原、园林等生态文化,以及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研究,构建完整的中华生态文化体系。
    海洋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被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我国是陆海双构的大国,陆地与海洋的交互作用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人文精神,海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撰《中国海洋生态文化》专著,将中国海洋生态文化智慧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深度审视中华民族与海洋的历史渊源和曾经的辉煌;正视反思中国海洋史上曾经的屈辱与苦难;树立海洋强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海洋生态意识、海洋强国意识和对“蓝色国土”海洋战略的重视程度;研究提出我国海洋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协同构建中国海洋和谐社会与世界海洋新秩序,共创世界海洋和平。
    五、加强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组织生态文化普查,探索、感悟蕴含在自然山水、植物动物中的生态文化内涵;挖掘、整理蕴藏在典籍史志、民族风情、民俗习惯、人文轶事、工艺美术、建筑古迹、古树名木中的生态文化;调查带有时代印迹、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形态,结合生态文化资源调查研究、收集梳理,建立生态文化数据库,分类分级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复,使其成为新时期发展繁荣生态文化的深厚基础。
    (二)加强生态文化遗产与生态文化原生地一体保护。对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等生态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保护与修复完善。在具有历史传承和科学价值的生态文化原生地,创建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由当地民众自主管理和保护,从而使其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一体保护,提升保护地民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充分利用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文化资源创办海洋(海军)博物馆。要精心打造高质量、有特色、有创意、文化科技含量高的国家和民间的生态文化博物馆。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等文化原生地,特别要着力落实文化惠民的扶贫政策和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现文化保护与消除文化原生地的贫困同步。
    六、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一)科学规划布局,加快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和新业态发展。把生态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用好现有文化产业平台,鼓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引入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引导更多社会投资进入,开发适应市场和百姓需求的生态文化产品。着力发展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体现生态文化精神、反映民族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制作精湛、品质精良、风格独特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改革创新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会展广告等传统生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生态文化产业。要大力推进生态文化特色创意设计,积极扶持一批传承民族生态文化的企业。
    (二)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森林(竹藤、茶、花卉)、园林、沙漠、草原、海洋等生态文化特色产业,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专类生态园(植物园、树木园、茶园、竹园、银杏园、牡丹园等)、海岛等为载体,积极打造蕴含不同生态文化主题创意,多样化、参与性、体验性强的生态文化产品和产业品牌;推动与休闲游憩、健康养生、科研教育、品德养成、地域历史、民族民俗等生态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文化产业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  推进生态文化发展的重大行动

    一、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城镇
    (一)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智慧城镇。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保护和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生态文化品质高尚的智慧城镇。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旧城改造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新城新区建设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扶持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镇独有的典型的文化记忆;在保护本土文化的前提下,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交融、创新发展。
    (二)“绿色化”转型发展,建设森林城市。构建现代化城市绿色产业体系,推行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强化绿色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加强森林城市基础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养生园林、文化休闲街区、健身步道、城郊生态旅游带等,提供人类亲近自然的场所、清洁的空气和水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满足生态产品的需求供给,提升普惠民生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化福利和幸福指数;构建山水林田湖一体、人居与自然亲和、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与综合竞争力,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社会氛围和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窗口。
    二、深化“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
    (一)保护和建设具有生态文化品质的美丽乡村。从基础单元做起,建设美丽中国。发展具有历史记忆、文化底蕴、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村,打造崇尚“天人合一”之理、倡导中华美德之风、遵循传承创新之道、践行生态文明之路的美丽乡村和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特别要以制度保障生态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少边穷”地区消除贫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增进百姓福祉的统一。
    (二)发挥生态文化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益。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生态文化资源财富、传承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遗产,以原住民为主体,打造和扶持具有区域民族特色、市场潜力和品牌效益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历史文物典籍展示、民间工艺制作、歌舞技艺表演、“农家乐”、“渔家乐”、“森林人家”、“草原人家”等生态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特别要以岛屿为支点,大力开发海岛旅游,打造海洋生态文化精品。拉动民生改善,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力推进生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工程,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恢复自然景观资源,建设生态文化淳厚、生态空间环保、绿色食品安全、百姓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
    三、加强生态文化现代媒体传播体系和平台建设
    (一)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以报刊与数字新媒体相融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多样化的宣传报道格局。深度报道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环境治理工程;专题开展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典型创建的宣传报道;继续围绕野生动植物和大自然等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出版精品图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凝聚社会力量、营造舆论氛围、传播生态文化的主导作用。
    (二)实施新媒体建设工程,构建生态文化现代传播体系。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信息资源,推进新闻网站、网络视频、数字报、手机报等新媒体建设,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内容服务和信息服务,满足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繁荣生态文化的要求。推进报社协同办公平台工程建设。建立报社包括各记者站的办公平台,实现报社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推进新闻图片数据库工程建设,以适应现代传媒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增强新闻媒体的弘扬生态文化的传播能力。
    (三)推动林业传统出版与林业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推进中国绿色时报手机报系统工程建设,推进网络电视和远程培训系统工程建设,推进会展在线平台建设,在中国林业新闻网站上建设三维互动展厅;完成好国家级出版项目、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中国数字森林博览馆建设与典型示范”入库项目、新闻出版总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国林业数字出版与林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出版工程”等项目;完成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丛书》、《中国西藏高原湿地》、《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种子植物名称》等图书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出版工程”的宣传与出版;继续推进“数字出版与按需印刷系统建设项目”,加强“双百”出版工程、“三个一百”出版工程、原创出版工程的推进和出版工作。
    (四)举办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征集、展演活动,繁荣生态文艺创作。建立激励机制,联合文联、作协、美协、音协、影协等文化团体,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生态文化采风活动,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高度重视以岛屿为支点,打造海洋生态文化精品。开展生态摄影、文学、书画、影视、动漫等各类文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支持优秀生态文化作品的收藏和推介,全面展示生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
    四、拓展生态文化创建传播体验活动
    (一)“绿色节日”营造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开展科普宣传户外教育活动。在植树节(义务植树日)、国际森林日、世界环境日、湿地日、荒漠化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办好中国绿化博览会、林博会、花博会和森林旅游节、竹文化节,中国海洋文化节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大型公益活动;继续深化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中华环保世纪行等主题活动;推进国树、国花、国鸟和市树、市花等评选命名活动;开展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生态摄影、生态美术、征文、音乐节等各类专题活动。
    (二)建立生态文化科普场所,加强“生态智慧”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湿地、海洋、沙漠、地质等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区,建设融入生态文化元素,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博物馆、科普馆、标本馆、体验中心等生态文化普及场所;设置科普步道、科普长廊、宣传亭、标识牌等生态文化宣教设施;规范导游词、解说词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普及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常识、功能作用、演替规律和相互关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生态文化传播体验活动。
    (三)政府倡导、社团推动、民众广泛参与,推进互动传播。通过切合实际、喜闻乐见的多种媒介、多种形式,开展公共场所、城镇社区和乡村农家的公益宣传展示、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等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体验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让公众充分感受到森林、湿地、海洋、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城市、乡村等人工生态系统等生态功能及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服务价值,引导公众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亲身投入到绿色居住、低碳出行、合理消费、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等实际生活之中,自觉保护森林、湿地、海洋、草原,拒绝污染江河湖海,拒绝非法食用野生动物,使全民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践行力。
    (四)立德树人,宣传着力引导,教育着力养成,制度着力约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通过各级党校培训教育和深入实践,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化意识,培养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和绿色执政理念,提升其决策管理的科学性。企业是产业结构转型、生产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主要践行者,要在实施法制规范和科学机制强化约束的同时,推进生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生态意识、培育文明理念,形成企业生态文化的内在自觉,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组织青少年的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类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社会实践体验专题活动,通过亲近自然、感悟生态、对话文明、发现自然生命的真谛,增强道德判断力,将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珍惜资源的生态道德、崇德向善的行为规范,植根于青少年的心底。
    五、弘扬林业时代精神,树立林业生态楷模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这是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对林业人的定义。林业人,是生态文化的倡导者、绿色发展的推动者、生态文明的先行者:爱林兴林,终生坚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山野之苦,植绿色之树,解生态之危,造万民之福。树人、树木、树林,创造绿色,传承文明。林业精神蕴涵了深刻的生态文化理念,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展示了林业人高尚的生态道德风范。要在全国开展林业时代精神文明单位和林业生态楷模创建活动,挖掘和树立林业时代典范,弘扬林业时代精神,培养新一代林业人;感召社会广大民众领悟“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等生态哲理明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林业和林业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六、延展“一带一路”生态文化合作交流 
    以华夏古村名镇、茶马古道、沿海等地域古丝绸之路生态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为载体,以森林(竹、茶、花卉)、湿地、海洋、沙漠、草原等生态文化为内容,承接古今、连接中外,搭建开放多元、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交流平台,赋予古丝绸之路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新的时代内涵。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深入开展生态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精心打造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交流品牌。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等为契机,同有关国家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实施海洋考古项目,开创海洋文物保护国际合作新局面;利用“中国海洋文化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平台,举办丝绸之路开拓史、航海史和名人轶事展览、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博览、文艺精品等交流展示、传播与推广工作,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促进作品创作、生产、推广、展演的良性循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从陆到海,创建互联互通的条件和环境,编织陆海丝绸之路双边、多边,国家间和区域间生态文化合作交流、民心相通的纽带。

第五章  生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以《纲要》为指导,编制省级生态文化发展规划
    《纲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十三五”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及其各分会,要全面把握《纲要》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研究确定本地区、本领域生态文化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落实生态文化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和重大行动的具体措施,落实生态文化基本建设投资、生态文化载体和传播能力建设、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并将其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林业等行业发展总体规划。
    落实规划,依法保护国家基本生态空间。依法划定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原生沙漠、生物物种等各类保护区域的生态红线,纳入规划、地图并落实到山头地块上,切实把国家各类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湿地、海洋、地质、沙漠等各类公园和动物园,国家重要水源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起来。制定最严格的管理办法,明确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底线,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生态体系,优化国土空间配置的生态安全格局。与此同时,制定并实施鼓励性绿色节能政策和严惩性污染管理制度,要维护当地原住民的合法权利,维护他们从长期保护和社区生计中总结出来的传统生态智慧和管理系统,提高其管理和治理的投资规模和质量。
    二、完善生态文化基本建设投入保障政策
    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要建立起政府部门主导、社团辅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生态文化基本建设投入保障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握导向,依据生态文化发展建设规划,落实专项资金,保证生态文化基本建设投入。着重贫困边远地域的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湿地、海洋、地质、沙漠等各类公园和动物园的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消除科普宣教盲区;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三、强化生态文化组织领导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把生态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考评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省级生态文化协会组织及其领导机制,明确主管部门,指导和支持省级生态文化协会等社会团体建设与工作开展。以协会为载体吸纳相关部门作为会员单位,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多方合力。
    四、健全生态文化工作机制
    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健全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与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等组织机构的密切联系,建立联席会议、联合调研、联合表彰等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宣传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承担起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指导、实施推进的责任。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制度。加强生态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借鉴国外生态文化优秀成果。
    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把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充分发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及其各分会、省级生态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文化协会的作用,积极吸纳生态文化研究、策划等专业高端人才参与协会工作,建设专家智库,在相关领域培育一批生态文化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引导和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培育一批致力于生态文化建设,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将生态文化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国培计划”,专设培训项目,为各地培养一大批“种子”教师,引领和推动地方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教师培训。建立区域性生态文化培训场所,对从事行业管理、导游、解说、演示等人员,进行自然生态、地域历史、生态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知识和讲演技能的培训;开展区域间、省际间、国际间生态文化培育、传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信息技术的合作交流、互鉴共享,推进高水平的生态文化综合实力建设。

结  语

    追溯历史,从“以自然为中心”到“以人类为中心”走向“人与自然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而生态文化作为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家园,传递着真善美、向上向善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着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历史担当任重道远,务必要同心同德、协力互动、共建共享、持之以恒。让我们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办:国家林业局 承办: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国家林业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京ICP备10047111 京公网安备11941099325 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