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林业故事]一定要把这片荒山整出个样子来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8-06-26来源:退耕办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林业网6月26日讯  

    站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和平村四平山屯前的山顶往下看,有一片山坡地上开着一树又一树的杏花,远远望去,像是天上的白云飘落在山坡,煞是好看。可有谁会想到,1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山坡地。

    一位当地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姜志华怀着一颗执着、实干的心,经过16年的坚守,用汗水和辛劳让昔日沉睡的荒山披上了绿装,用智慧和双手把它变成了今日的“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从一棵小树到一片果林,果树用一圈一圈的年轮记录着她的付出;从一片荒凉到一片绿色,她用女人特有的韧劲改变了荒山的“容颜”;从带头致富到帮贫扶困,她用朴实与执着影响帮助着身边的人,与村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今年39岁的姜志华把人生中最美好的芳华岁月献给了荒山,也圆了自己的创业梦、致富梦。

    荒山坡地,因你才鸟语花香,满山翠绿

     6月,微风中透着淡淡的花草香气,弥漫在和平村四平山屯前的山坡上。

    “种树就跟养孩子一样,不管护、不培养,就难以成材。”扎着马尾辫、穿着一身朴素的黑色衣服、正在修剪树枝的姜志华一提起种树,立刻来了精神,变得滔滔不绝。

    而这样近乎陶醉的幸福感,也只有姜志华和她的家人才能体会。

    姜志华出生在巴彦高勒镇,在家里四姐妹中排行老大。1996年,父亲不幸患了重病,这使得本来不算富裕的家庭变得越发困难。初中毕业后,姜志华便回家务农,接替父亲搞果树栽培。

    这期间,姜志华没有放弃学习,一边向父亲学习种植果树的实践经验,一边从书本上学习果树嫁接技术。春天卖果苗,秋天卖果实。几年过去,她家的果园有了很大的发展,家里的条件也大为好转。

    2001年,成家后的姜志华为了尽快改变贫困状况,开始寻找致富途径。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2年,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出台,掌握果树栽培技术的姜志华决定自主创业,萌生了承包荒山建果园的想法。

    说干就干!当年春天,姜志华就把承包和平村四平山屯245.1亩荒山的合同签了下来。

    “种树苦得很,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姜志华说,干旱是荒山种树的首要难题。没有水,她就和丈夫利用自家院里的井水,一桶一桶地抬到山上,再一棵一棵地浇灌;没有电,夫妻俩就白天种树,晚上再贪黑浇水;没有机械,夫妻俩就一锹一锹地挖,再一棵一棵地种,荒山就这样被一块块地开垦出来。

    人累瘦了,脸晒黑了,手裂出血口子来,腰疼得直不起来,两只手硬得都握不住锹镐,姜志华却从未退缩。奋斗的途中总会有荆棘。从承包荒山种树的第二年春季开始,连续三年,巴彦高勒镇干旱少雨。“2003年,村里旱情较为严重,别说种树了,就连家里的口粮都没有了。等到7月种果树时,家里就剩10斤玉米。”姜志华感慨万千地说,“好在身边好人多,有一位学姐把上班的工资匀出一半让我买口粮,再加上家里帮衬着,才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姜志华“一意孤行”守护着这些绿色幼苗的倔劲儿和勤劳感动了乡里乡亲,陆续有人来帮忙,终于挖出了近百亩的树坑,并种上了山杏树苗。

    此后,通过不断栽种补种,3年的时间里,姜志华将承包的这片荒山全部种植了山杏树,共计36700多棵。

    “那时候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心,只想着怎么把树种好,把承包的这片荒山整出个样子来。如今,看到屯前这些果树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感觉一切都值了。”爱树如子的姜志华提起当年种树的决心笑得像个孩子。

    漫山果林,因你才茁壮成长,满地生金

    “荒山上种植果树,不仅山绿了,而且果树结的果子能卖钱,林下还能‘掘金’。利用苗木的林荫优势和林下土地资源,培育栽种中草药,还可以鼓起俺们的‘钱袋子’。”尽管生活在农村,但姜志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善于学习,并付诸行动。

    2004年,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科技致富的信息,通过学习技术和市场调研,认为搞中草药种植很可行,便决定在林地间种药材,把荒山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走多种经营致富的道路。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当时,姜志华种植的果苗虽然成活了,但还没有收入,而药材种子价格又高,于是她用手头上仅有的50元钱买了1斤黄芩种子,种在了自家的园子里,长成后在林间空地移栽了十几亩。秋后,夫妻俩昼夜蹲守,小心翼翼地将黄芩种子采集回来,留着下一年育苗。这样周而复始,林间地种植药材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我记得特别清楚,2007年卖药材的第一笔收入是2400元。”姜志华特别自豪地说。

    现在,她家245.1亩的果树地里已全部间种了中草药材,已由单一的黄芩增加到防风、桔梗、苍术、五味子、远志、知母、柴胡、车前子等十几个品种,各类药材成活率均达到90%。

    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姜志华种植的山杏树进入盛果期,药材也长势喜人,就连杂草都长到了膝盖处。然而,一位村民不小心点着了杂草,烧着了一亩多地的山杏树。好在村民们都来帮忙,火被及时扑灭了。

     经过这次教训后,姜志华尝试着把家里养的羊放进树地,控制杂草生长,降低火灾事故发生;又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把自家孵化的土鸡放进树地,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使果品做到了绿色无公害。

    经过反复试验和观察,2013年,姜志华探索出了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两亩地放一只羊或一亩地放两只鸡,有效做到控草、治虫。此举还搞活了林下经济。如今,她养殖的羊已由最初的16只发展到了现在的200多只,400只鸡也于去年冬季全部销售一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姜志华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小,远远不能实现她的目标和理想。于是,她在搜集并学习了有关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方面的法律法规后,于2017年4月成立了扎旗宇震农牧业合作社。合作社以雇工形式帮扶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

     同时,合作社还同其中的6户贫困户结了对,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姜志华准备给每家免费发放1棵蓝莓苗和1棵党参苗,并指导他们在院子里种上一池子免费发放的桔梗药材种子,支持他们搞庭院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春,姜志华还向26户贫困户每家免费发放了2棵5年生李子树苗,并承诺:只要树苗成活,明年还要无偿提供果树苗,支持他们发展庭院经济。

    采访中,今年刚刚与合作社结成对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淑萍信心满满地说:“我家3口人,去年种地几乎无收入,今年跟着姜志华干,收入有保障,生活有奔头。”

    在姜志华的带动下,周边群众已有3000多人加入到种树的行列。

    谈起将来的打算,姜志华还想在屯前南山建立10亩实验性苗圃、40亩中草药育苗基地、10亩苹果园、5亩李子果园,通过合作社开展免费培训,并实施采摘、观光、旅游、深加工一条龙生态项目。

    从最初的一片荒山,到现如今果树满山坡,16年来,姜志华在240多亩荒山上共栽植山杏树10万棵,苹果树、山丁树、榆树等近5万棵,已经形成经济价值近300万元。山坡上草的覆盖率也由不足20%达到了80%,她探索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