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5月14日讯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开展石漠化治理中,通过统筹推进技术支撑、项目整合和政策引导,既改善了重点地段的生态环境,又提升了景观效果。
一是抓技术支撑。通过在治理区陡坡地砌筑护坡挡墙、设置植生袋固土带、木竹栅栏等,在冲沟山谷建拦沙谷坊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严格做好水土保持,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将机械与人工结合进行“开带撩壕、整地挖坑”,采取“挂网保土、栅栏固土、覆膜保水”和“太阳能提灌、微喷、滴灌”等技术措施实施生态治理和恢复植被;大力培育乡土耐旱树种苗木用于造林绿化,包括清香木、相思、滇榄仁等,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乡土植物的大量运用,有效提高植被恢复成效,丰富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二是抓项目整合。根据岩溶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通过综合运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农村新能源建设、坡耕地改造、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来,石漠化区域植被覆盖率从29%提高到38%,有效地改善岩溶区生态环境。三是抓政策引导。将石漠化治理与特色林果、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解决后续管护和开发利用机制,以持续巩固治理成效。通过多措并举,目前开展土地治理30.97万亩,包括石漠化土地20.33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10.64万亩。(谭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