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草方格固流沙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8-06-28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麦草方格固流沙

——中卫治沙纪事

腾格里沙漠中,人工扎设的麦草方格(6月14日摄)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月13日—15日,中国报业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砥砺奋进六十年——全国主流媒体宁夏行”活动,邀请全国100余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省(区、市)主流媒体和市级媒体的200多位新闻人齐聚宁夏,见证“塞上江南”六十载奋斗历程。活动期间,本报记者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探寻中卫前行足迹。

  沙坡头景区大家都知道,沙坡头的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大家未必知道。 

  6月14日,从中卫市城区乘车,进入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沙丘连绵起伏。和别处所见不同,这里浩瀚的沙漠被金黄色的干草“编织”成一个个小方格。 

  金黄色的方格,代表着金黄色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 

  60厘米长的麦草,用铁锨对折扎进沙里,半埋半露。这样扎成1米见方的格子,连成片,就能固沙。 

  就这么简单?大道至简。 

  联合国的奖也太好得了吧?成如容易却艰辛。 

  草方格扎起来简单,但是得先有人想到。这个办法,起于偶然。中卫的固沙林场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成立了。有一天,林场工人用麦草在沙里扎出“毛主席万岁”几个字。后来一些天里,人们发现,这些麦草没有被风吹走,也没有被沙盖住。 

  换个角度看,风被麦草挡住,沙不跑了。这不就能固住流沙? 

  技术人员从这一点星星之火,看到了燎原之势。他们把麦草扎成各种形状各种尺寸,一遍遍试验对比,最终发现,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固沙效果最好、成本最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麦草金黄,毕竟不是黄金,腐烂以后怎么办?长期固沙,还得靠绿植。在扎好格子的沙地里,撒上草籽。方格障蔽下,它们不会被风吹远。遇雨,草籽就会发芽生长。 

  草籽之外,还有办法。中卫市林业生态建设局的高级林业工程师唐希明,现场演示了他发明的“便携式沙漠造林器”。这是一种“干”字形铁制工具。用工具末端的凹陷处卡住树苗根部,点在草方格中央。两手扶住上横杆,一脚踩住下横杆,往沙里一扎,一棵树苗就栽好了。动作简单,也不费力。 

  1990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唐希明一直在中卫治沙。他说,从前造林,用锨挖沙栽树苗。下面湿沙挖出,上面干沙溜下。低效之外,宝贵的水分还蒸发走一部分。树苗只能活40%。原来两人一天能植苗3亩,用新办法能植7亩。水也留住了,树苗成活率提升到70%。 

  而这些,都是在年降水量只有180多毫米、蒸发量却能达到其10倍的环境中做到的。 

  从2013年到今年,中卫要在腾格里沙漠东南沿治沙42万亩,今年能完成最后6万亩。治沙的钱是从世行贷的,由政府还。林业部门通过招标,把治沙项目交给企业实施。市林业局的十多名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 

  技术人员介绍,每年3月—11月,这里每天有五六百人在治沙。扎草格一般是夫妻一起干,一人取草摆草,一人用锨扎格子。扎一个格子的工费是0.22元。一般两人一天能挣五六百元,一年下来就是10万多元。 

  几十年持续治沙后,人和沙的距离从6公里扩大到20公里。风过后,窗台上不再是一层沙了。降水量升到200毫米了。包兰铁路两侧的沙漠上,麦草方格早已化入沙土,沙拐枣、沙蒿、花棒、柠条、杨柴这些耐旱植物,已经扎根成片。 

  去年在鄂尔多斯召开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大会上,中卫人把他们的治沙经验向全世界推广。(记者 高军政 文/图)


点击进入首页